上专新闻

布局新产业基地 上风高科再提速

突破自我,力求卓越,在上风人的努力下,上风高科以“30%+”的“上风速度”加速前进。订单获取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快速迭代更新,随之而来的产能问题日益突出。为高效响应客户需求,确保交货保障能力,上风高科积极求变,在2018年底规划布局第二产业基地,按照“快执行”的理念,在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新厂选址、基建改造、设备产线搬迁,并于2019年3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新基地位于运河东路2号,占地面积53371㎡。曹娥江畔,浙东运河旁,风景优美,水波粼粼。新基地主要用于环保设备、地铁风机、风阀、风机箱等品类产品总装成型、出厂检验、成品发货。现有基地主要用于上述产品的下料剪板、切割焊接、压铸金工等工序。合理布局生产工序,大幅提升了各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的总体产能提升80%以上。尤其是地铁风机、阀门等轨道产品,得益于新基地地铁总装线和阀门总装线的规划和投入使用,轨道产品线已形成由压铸车间、机壳车间、总装车间、阀门车间四大车间构成的完备产业链。同时新增4台数控压铸机,叶轮生产能力从现有的1天5台变成1天10台;1套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效率翻番;1台敖肯翻边打孔机,人工翻边打孔变成大型设备翻边打孔一体化,此工序节约3名人工且效率比以往提升3-4倍,地铁风机的机壳翻边打孔不再是瓶颈完;人员方便在1月完成招聘50人,2月进行实操培训,3月已全部成为各个岗位的熟练工。通过产业园区的布局、调整和产品工艺的持续改进提升,地铁风机的产能提升一倍以
上。  
 
 
伴随新基地投入使用,上风人对自己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间是整个企业的生产重心,是企业直接从事作业活动的单位,车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各项决策的落实、生产指标的完成和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本着扎根产业、精耕细作的管理思路,坚持人才引入和培养工作,致力于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1、坚守质量第一坚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信念,加强质量管理,推行质量绩效制度。将质量指标分解到班组、个人,与部门和个人的薪资挂钩,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持续提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力推效率提升成立大制造平台,拉通公司现有资源,更加合理的调配车间设备,使其发会最大的工作效能。同时力推计件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彻底激活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效率。
3、5s持续改善5s是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代表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工厂持续完善5s管理及考核机制,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方面着力提升,厂容厂貌、工作环境持续改善,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
4、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2019年校园招聘已全面展开,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各大名校的优秀毕业生正源源不断注入上风。新鲜血液,新的力量,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秉承“能者上、庸者下”的理念,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
布局新产业基地,扎根产业、深耕细作。上风高科将一如既往的秉承“简单、专业、快执行”的企业文化,践行“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

相关新闻

上专股份高层大讲堂之《大项目运作技巧分享》圆满结束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为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学习氛围,帮助员工成长,盈峰环境特开展“高层大讲堂”系列专题授课活动。9月21日盈峰环境风机公司总经理李德义以大项目运作技巧为主题进行授业解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程。盈峰环境全体成员通过现场和远程视频的方式参与了本次的授课培训。                                     李总首先从“项目运作必须具备的心态”、“招投标项目运作”和“集采及谈判项目运作”等三个方面分享工作经验和工作心得。项目运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克服恐惧,敢于与客户或高层领导接触沟通;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到最后决不放弃;认真对待,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因地制宜,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分析总结,不要因为丢一个项目否定自我一蹶不振,要沉下心来认识自身不足,提升自己。     李总语言轻快风趣,结合个人多年大项目的实战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让项目运作变得生动有趣,使在座的每位学员受益匪浅。   课程最后,李总讲了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拿着我的PPT回去慢慢悟”,每位学员都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本次课程。    项目成功没有捷径、没有绝招、没有秘笈,靠的是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考虑、一点一点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都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基石。本次高层大讲堂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项目运作,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我们站在在前辈的肩膀上,要不断攻坚克难,抢占市场,争取获得更多的大项目工程。


2020-05-28